close
最近準備研究所考試,發現讀書真的是有用的!許多大師的研究理論真的可以讓人應用在實際教學現場。但不知道為什麼,讀了越多理想的理論,越覺得需要現在的教育環境真是不理想。在上層的人有沒有看書呢?
Garder主張人類有八種智能,語文、數學、自然、社交、體育、音樂、空間及自知智力。此理論一提出,馬上與傳統的智力單一理論相激盪,為教育界注入一股新的思考模式。
的確,獨尊智育真的是一種病態的行為。有學者研究過,社會上只需要百分之五的研究型大學生!但是目前我們卻一直想把每個學生都變成台大學生!師長父母只重視考試成績,不管孩子做人成不成功,是不是很會畫畫。與老師連繫大都是為了成績問題,好像沒有人提過我的孩子體育不好或是情緒控制不佳之類的話題。
不只家長,我們學校教育單位也是如此。看看朝會頒獎的時刻,由學校頒發的獎項,應該一面倒都是智育為大宗。期中考期末考還有進步獎是例行公事,我倒還沒印過其他領域的獎狀給學生!
很會照顧花草、愛護動物的學生是不是應該在朝會頒發獎狀給他,讓大家有楷模可以學習?
美勞作品很棒的同學是不是應該公布在穿堂讓大家欣賞?
體育很棒的同學是不是應該有個舞台讓他在眾人面前發揮,並讓學弟妹們發起有為者亦若是的決心?
人緣很好,大家都喜歡的同學是不是應該公開表揚,成為大家學習的對象?
以上種種族繁不及備載,回憶起芬蘭的教育此書,他山之石可以攻錯,人家的頒獎是一個一個上台,朗誦獎狀內容。我們的頒獎是一大串人一同上台,每人拿一樣的獎狀。
唉,讀了書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?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