溫納(Weiner)的自我歸因論屬於認知學派,探討學生的學習動機。
一、形成:
1.海德(Heider)的歸因論。行為發生解釋為情境因素稱為情境歸因,屬外在歸因。將行為解釋為個人性格因數稱為性格歸因,屬內在歸因。
2.羅特(Rotter)的制控觀。凡事操之在己,成功因為自己努力,失敗因為個人疏忽,屬於內控。凡事操之在天,成功歸因於幸運,失敗則是因為別人或外在原因,屬於外控。但是兩種人不能截然劃分!
二、三向度歸因論:
個人成功或失敗有六個歸因:能力、努力、工作難度、運氣、身心狀況及其他。
三向度歸因:
1.因素來源(內控或外控):能力、努力及身心狀況屬於內控,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。工作難度、運氣及其他則屬於外控,個人無法控制。
2.穩定性:能力與工作難度不隨情境而改變,都是固定的。但是努力、運氣、身心狀況及其他則是每次都不一樣的。
3.可控制性:只有努力是可以控制的,其他五個歸因都是無法控制的。
三、教育上的涵義:
1.根據自我歸因可以預測學習動機。如果學生把成功歸因於自己的努力與能力,學習動機比較強,因為他的努力跟能力可以獲得成功。但如果歸因於外控、不穩定、不可控制的因素,學習動機不強。
2.知道學生如何自我歸因是重要的,知道學生的不正確歸因才能幫助他們導正。
3.長期消極的歸因心態有礙人格發展,將失敗歸因於自己不夠努力,是比較積極的學生。但將失敗歸因於能力者,可能會產生習得無助感,對學習失去動機,因為覺得自己怎麼都學不會。
4.教師回饋影響學生歸因。所以老師講話要很小心,一方面不可以讓成功的學生歸因於外在的、不可控的、不穩定的因素,一方面要讓失敗的學生知道自己努力不足,不是能力不夠。老師真是一份任重而道遠的工作,但是我自我觀察的結果,絕大部分都有做到唷!
留言列表